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上计

上计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上计

上计,年终考绩制度。始于战国,计指“计书”,即统计的簿册。统计的范围包括仓库存粮数,垦田和赋税数,户口数以及治安情况。

《商君书·去强篇》说:“强国知十三数:竞(境)内仓口(仓库)之数, 壮男壮女之数, 老弱之数,官(官吏)士(学士)之数, 以言取食之数, 利民(靠谋利为生者)之数, 马、牛、刍(饲料)、槀(禾秆)之数。”此十二数,即为上计所要统计的数字。每年朝廷的重要官吏和地方长官,均须把一年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送至国君处, 国君把券剖分为两, 由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至年终,臣下须至国君处核报, 国君可以操右券来责成臣下。上计时由国君亲自考核或由丞相协助考核。考核结果官员成绩不佳者可当场收玺免职。高级官员对于所属官吏的考核,也采用同样办法。此外,上计时臣下还可以向国君推荐人才。

秦汉沿战国之制实行上计制度,作为考核行政系统官员的具体办法。汉制郡县每年年终将管内的户口、钱谷、盗贼之数上报于上级官府。县令长上计于郡国守相,郡国守相上计于丞相。故令长受守相的考核,而守相则由丞相课其殿(下等)最(上等)。上计吏可以就郡国行政向皇帝提出自己的看法, 亦有被留任为中央官者。至魏晋南北朝仍有元会上计之礼,当时称为正月朔朝贺或称之为元会之礼。其中包含郡国计吏上计与朝廷班读诏书与计吏应对奏事及上寿宴饮作乐等仪制。参见“上计吏”。

想要了解更多“上计”的信息,请点击:上计百科